携河北经验在新疆沃土落地生根
今年2月,49 岁的刘学明第三次踏上新疆的土地。作为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汽车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自2015年起,他已经三次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教育事业。刘学明说:“只要新疆需要,我就一直在这里。”
2015年8月,39岁的刘学明来到新疆,在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开启了援疆生涯。初到这里,他发现该校汽车类专业不仅实训设备匮乏,基本的课程体系也不完善。“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的汽车类专业在国内领先,这些经验必须在新疆落地。”刘学明暗下决心。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将原单位的实训室规划方案进行新疆本土化设计。结合新疆汽车产业发展特点,他手绘了20多张实训室布局图,还带着当地教师走访了10余家汽车4S店,记录了300 多个实际工作场景,最终形成《汽车营销实训室建设规范》,并被新疆多所职业院校采用。
带领师生拿下全国技能大赛奖项
“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试金石。”这是刘学明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营销赛项的优秀指导教师,他深知大赛对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2016 年,在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刘学明带着柴立红、董要汝等老师开启“从零攻坚”模式。缺实训车,他多次奔走,从当地汽车经销商处借来3辆展车;少标准赛场,他在操场亲手画出场地图,带领团队反复模拟演练;无专属教材,他挑灯夜战,连夜编写《汽车营销大赛实战指南》。那段时间,刘学明几乎每天工作到很晚。经过不懈努力,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最终拿下当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汽车营销技能大赛中职组冠亚军,高职组第三名和第四名的成绩,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三等奖,实现了该校在国赛中的历史性突破。
看到新疆教育越来越好就浑身是劲
2021年11月,刘学明第二次援疆,来到了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刘学明深知,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产业接轨。为此,他积极促成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与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的深度合作,引入包括精品课程建设、师资培养、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在内的一整套成熟经验。2023年,在他的推动下,两校联合在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本科衔接班,让新疆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
今年,当组织询问刘学明是否愿意第三次援疆时,他没有丝毫犹豫。他在申请书中写道:“大美新疆是我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能够为祖国西北边陲职业教育发展尽一份力,是我最大的荣幸!
2月,刘学明再次踏人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此次,他专注强化该校的新能原汽车专业教学体系,同时联系河北的校企合作单位,为学校捐赠一套新能原汽车实训设备,并邀请专家线上为学生授课。
如今,在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经常能看到刘学明忙碌的身影。实训课上,他手把手教学生操作诊断仪,耐心讲解参数解读技巧;办公室里,他常与年轻教师围坐讨论教学方案,逐宇打磨课程设计;招生咨询会上,他又热情地向家长们细致介绍专业优势与就业前景。同事们说他像上了发条的钟表,永远不知疲倦。他却笑着说:“看到学生们成才,看到新疆的职业教育越来越好,我就浑身是劲。”
刘学明常说:“援疆不仅是奉献,更是自我学习和成长。”从 2015 年到 2025年,10年间三赴新疆,刘学明的鬓角多了不少白发,但对新疆的感情却愈发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