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程系1989年开始招生,1991年率先试办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最早进行高职教育的试点单位。2019年入选“双高计划”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教学团队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23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全国第一所开设全部四个汽车类职业本科专业的公办院校,分别是汽车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和汽车服务工程技术。同时开设有汽车电子技术(中德合作办学)专科专业。在校生2600余人,实训中心面积27000余平方米,实训工位2600多个,设备总值逾亿元。
一、引领汽车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与改革发展
构建了“五融五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路径,引领产教融合新范式,被140多所院校借鉴与应用。创新形成了“三路径、四阶段”分流分类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人人成才育人新典范。该模式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多次报道。探索了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引领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申报教育部现场工程师培养项目1项、立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项。重塑了“六维聚焦、四轮驱动”教学模式,引领职业教育课堂革命。教师获教学能力国赛一等奖2项,面向全国300多所院校开展教法改革培训11000多人次。
2.实施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领航高层次汽车人才培养
构建了智能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牵头制定专业教学标准3个、汽车制造类专业实训条件建设标准1个、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标准1套。多路径探索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搭建长城质检、长征氢电重卡、昆易VCU测试三种培养场景,率先探索汽车现场工程师培养,开展国家级课题研究4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创新了“三路径、四阶段”分流分类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获国家级奖项15项、省级23项,X证书获取率97.66%,企业认证率92.8%。
3. 四维保障教师发展,打造职教一流教学团队
打造军风铸匠教师党建品牌。建成了国家级样板党支部、省“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了省师德标兵、模范教师各1名。打造“金师”发展新引擎。落实“五阶段四维度”育训机制,教师参加各类培训1000余人次、企业实践18000余人天,培育了“”教学名师1名、新时代国家级名师(名匠)1名。建成了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引进外国院士1名、专业领军人才1名、全国技术能手2名,引培能工巧匠等各类专家100余名,获评省级以上技术能手12人,打造“钻石”结构校企混编教学创新团队。
4.院士领衔大师引领,科研实力雄厚
聚焦冀中南“两新一特”产业转型升级,院士领衔,建成了省级技术技能平台4个和国内职业院校首个车用先进复合材料实验室;立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9项,授权发明专利25件,成果转化47项,孵化创新项目22项。建成省级大师工作室,制定的汽车空调故障诊断规范化技术标准成为行业典范;培育国内首位600万粉丝汽车新媒体教师博主1名,科普汽车产品与技术,播放流量超10亿人次。
5.对接产业校企协同,建成国内一流实践中心
与奔驰等品牌车企共建10大实训基地,打造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捷豹路虎培训中心和首个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三电测试实验室,承办省级以上赛事14场,对外技能培训、考核200余场。联合省内链主企业建成长城蜂巢传动、长征氢电重卡企业实践中心2个,辐射新增校外实训基地57个,创设辅助研发、试制测试等现场工程师实践岗位3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