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共产党员网讯(通讯员 于小五)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系党总支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实践和丰富“党建+”内容和载体,“党建+”融促,创新“三全育人”,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志愿者精神,微光可成炬,大爱映邢襄。近年来,建筑工程系经常组织学生到信都区,特别是文苑社区“医专家属院”“桥西一中家属院”“园丁小区”“天厦嘉园”等居民区开展环卫与植树等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在志愿服务中,贡献凡人善举,荡涤灵魂尘埃、涵养为民情怀,赢得社区干部群众广泛赞誉。文苑社区居委会先后给建筑工程系送来两面锦旗,以示赞赏。
在经典诵读与赏析中擦亮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底色。每个周三下午,建筑工程系学生中华传统经典与红色经典诵读与赏析活动成为学校一道亮丽风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推动思政课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有效转化,激励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擦亮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底色,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封家书”活动忆亲情、话家风、道传承、引心路。“一封家书”活动是建筑工程系多年坚持的特色文化活动。建筑工程系通过举办写家书活动,充分利用家庭作为“第一课堂”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唤起学生心中的“孝道”与“感恩”的意识,对于个人、家庭与社会三者关系的思考,增强学生对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塑造和培育他们的核心价值观,使民族精神、家国情怀成为他们前行道路上的“源动力”。
包饺子活动,包进的是香喷喷的饺子馅,包不尽的是绵长“文化味”“家国情”。每到新老学生干部换届“交棒”,包饺子活动,是建筑工程系“保留项目”。饺子具有两千年的历史文化,深深烙上了中国“家”和“亲情”的印记,传递出的是我们中国人独有的“家”与“团圆”“团结”的情怀,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特有魅力。让学生在欢聚一起包饺子的实践中,凝人心、促和谐、固稳定,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走访慰问老兵,坚定初心使命。成立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红延”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每年都要走访邢台本地退伍老兵、老党员,特别是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听老兵、老党员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并给老兵、老党员送去慰问品。
“寸草心”爱老敬老行动,心系“夕阳红”。成立“寸草心”敬老志愿服务队,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寸草心”敬老志愿服务队经常赴爱晚红枫幸福家养老院开展“寸草心”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洗衣打饭、收拾房间、表演节目,让他们不孤单,感受组织关怀、社会温暖。
赴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探寻初心、养正洗心、坚定信心。依托邢台前南峪“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合作育人、现场教学,在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引导学生从党史伟大足迹中探寻初心、养正洗心、坚定信心。
包班党员大讲堂“红色熔炉”。建筑工程系全面落实学校系部领导包年级、党员教师包班级的“党员包班”制度,并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核心内容装修出一间百余平米包班党员大讲堂。包班党员大讲堂使“党员包班活动有场所,红色基因传承有平台、立德树人落实有阵地”。过去一年,包班党员大讲堂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开展主题讲座50余场。
近期,建筑工程系对学校乡村振兴帮扶单位还开展了捐献“衣”片爱心,传递“衣”份温暖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中国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