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业设置- 服装工程技术专业

服装工程技术专业


       

服装工程技术


  师资团队

服装工程技术师资团队由服装行业技术能手、意大利金剪刀技能大师领衔,职称梯队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现有教职工41人,博士10人,高级职称占比70.7%,双师占比92.7%,聘产业导师8人,教学团队获2008年河北省教学创新团队荣誉称号。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鲜明的军工精神、工匠精神,一定的国际视野,胜任科技成果与实验成果转化工作,掌握扎实的技术知识基础,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数字化适应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向纺织服装、服饰业的服装工程技术人员、服装样板师、服装IE工程师、智能服装生产管理等职业群,从事服装产品技术研发、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品牌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规格

1)掌握服装材料、服装机械设备、服装技术基础、素描、服饰色彩与图案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整合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掌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制版、立体造型技术、生产工艺、商品企划、生产组织管理、营销管理等技术技能,具有服装产品开发、生产、运营的实践能力;

3)能够综合运用本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创新方法与工具,考虑社会与环境、安全与健康、法律与文化等因素,对现场复杂技术问题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具有现场管理的能力;

4)具有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专业信息技术能力,掌握现代服装产业运营领域中的OMS(订单管理系统)、APS(生产计划与排程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MES(制造执行系统)等服装生产数字化技能;

5)具有参与制定技术规程与技术方案的能力,能够从事技术研发、科技成果或实验成果转化;

6)了解服装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相关产业文化;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等相关知识,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和创新思维;

7)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学习一门外语并结合专业加以运用,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8)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新技术、新岗位的要求;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

服装工程技术专业结合服装产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和我校办学特色,创新职教本科“双智双工”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教学硬件智慧化的前提下,实施智慧设计、智能制造特色教学,人才培养向工程型、工匠型双向发展。结合智融科创课程体系与工作室教学,制定了“智慧4.16+”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

主干课程:纺织服装材料应用、服装人体工程学、中外服装史、服饰色彩与图案、服装技术基础、服装产品开发基础、服装CAD/CAM应用、数字化设计技术、服装版型设计与工艺、服装立体裁剪、智能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商品企划、市场营销。

实践项目:服装材料创新技术、女装技术专题实训、服装立体造型专题项目、男装技术专题实训、立体裁剪综合项目、高级女装综合项目、高级男装定制综合项目、服装市场调研、创意服装产品开发项目、服装智能工程技术实践、毕业论文、企业实习、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践性实习、毕业实习。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