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2025年实训室介绍--服饰科创中心简介

工作室制专业提质培优

产学研用校企深度融合

——服饰科创中心项目建设案例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2024年10月)

在服装职业本科教育积极应对产业数智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以其前瞻性的视野,创立了服饰科创中心。这一中心不仅作为产教融合的高水平实训基地,更肩负着为服装产业培育紧缺人才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为服装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工作室制教学,对接产业全面赋能

image.png   image.png

1 18个工作室与运行机制

(一)精准调研,需求导向

中心深入企业调研,准确把握服装企业的技术升级需求。依托河北服装产业集群和雄安新区创新工作站,设立了18个功能多元的工作室,成为校企合作的重要桥梁,融合多重功能,实现了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有效整合。

(二)资源整合,项目引领

每个工作室都聚焦特定领域,高效整合校内外资源,共同建设实训基地。校内工作室依托学校科研力量,提供最新技术和实践机会;校外则与际华服饰、宁纺集团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使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学习和实践。以实际项目为主线,工作室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学生参与项目开发,涵盖全流程实训,提升了实践能力。

(三)专家领衔,创新实践

中心设立产业导师制,邀请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领衔工作室。本年度邀请10余名产业导师讲座指导,引入先进设计、管理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创新,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平台。

二、产学研用融合,校企合作共赢发展

image.pngimage.png 

3 依托科研平台与产学研用模式图


(一)融入前沿技术,促进人才培养

中心依托河北省服装个性化定制技术创新中心、鞋靴产业研究院等省级科研平台,通过工作室对接企业,实现了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将行业前沿的3D虚拟仿真、模板缝纫、智能穿戴等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时掌握最新知识技术。同时,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产品开发,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二)师生共研共创,推动成果转化

师生共同参与科研项目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去年中心完成了10余项科研课题、20余项技术服务,累计到款近150万元。在雄安新区设立的创新服务工作站,与区域内多个企业和培训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区域产业生态。

(三)开展培训竞赛,企业学校共赢

中心承担企业职工技能多个培训项目,累计2588人次,到款30余万元。培训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手累计50余名,其中6人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时装设计与工艺赛项一等奖,4人入围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赛项全国前10强。在对口支援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期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获奖。


image.png image.png

4  我校获2023年服装创意设计与工艺技能大赛获一等


(四)参与国际合作,提升国际视野

中心发挥平台引领作用,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师资培训,实现了专业技能和服饰文化的双向传播。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项目,如援助老挝乌多姆赛职业学校师资培训项目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培训项目,提升了教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image.png image.png

5 乌兹别克斯坦的培训

三、创新合作模式,引领高质量就业

中心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和国内外合作办学推广,以工作室教学促产教融合的创新模式。通过共建共管,实现了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提升了职业本科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服装专业群根据产业需求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得到了企业的普遍认可。

这种工作室制教学、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为服装专业的高职教育树立了新的标杆,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