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深化校地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7月12日,我校人工智能学院“太行薪火”实践团赴邢台市巨鹿县,先后走访巨鹿县信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河北朴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旺泉食品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开展企业调研与交流座谈活动,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在信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实践团参观了企业智能化生产线、精密加工车间及技术研发中心,详细了解企业在智能制造、机械装备研发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和发展布局。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前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对具备数字化技能的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等专业技术人才需求迫切。希望与高校在人才定向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技术攻关等方面深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随后,实践团来到河北朴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这里,成员们亲身参与了金银花采摘体验活动。烈日下,大家穿梭在金银花丛中,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每一朵花朵,感受着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采摘结束后,实践团与该公司创始人进行了深入的会谈。创始人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经营模式以及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他提到,公司致力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对既懂农业技术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有着迫切需求。实践团成员们也就农业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可能性、人才培养方向等问题与创始人展开了热烈讨论,为后续可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在河北旺泉食品有限公司,实践团深入了解企业农产品深加工流程、智能化生产设备运行状况及质量检测体系,并实地走访企业销售中心。调研过程中,企业负责人表示,希望高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具备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品牌营销能力及综合管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调研期间,实践团分别与三家企业召开座谈会。人工智能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张玉丹系统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与办学特色,曾凡晋老师重点讲解了人工智能学院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建设成果,希望通过此次实践调研,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需求与岗位能力标准,将其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精准性与适配度,为地方产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下一步,人工智能学院将持续深化与地方重点企业的交流合作,健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动人才培养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职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