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通知》部署要求,切实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11月12日,校党委书记马东霄、校党委副书记李彦力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参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并召开现场办公会。会议通过课程教学与学院建设的“双轮驱动”,为夯实育人根基、明确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路径作出了具体部署。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院长、各教研室主任及该课程全体任课教师参加会议。
集体备课会上,王鑫副教授先以第五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主题作了精彩的教学展示。随后校领导与全体参会教师聚焦教学重难点剖析与教学案例遴选,开展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马东霄结合自身思政课深厚的教学积淀,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他强调,解读历史事件与政治理论,一要在纵向的历史长河中明确其坐标,二要在横向的世界时空里审视其方位。他勉励全体教师要善用宏阔的时空视角,彰显理论的深邃与力量,将理论讲深、讲透、讲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思想共鸣。
现场办公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祁凤华就学院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通知》的进展情况作了专题汇报,系统梳理了学院层面的推进成效以及校级听课全覆盖工作的实施与反馈,并汇报了下一阶段的整改措施与落实计划。在听取汇报后,马东霄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下一步高质量推进思政课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强化政治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要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思政课向互动式、体验式转变,运用多元教学手段把理论讲深、讲透、讲活,实现入脑入心。三是要建强师资队伍。完善教师培养激励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四是完善保障机制。各部门要协同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在经费、场地、资源上提供坚实保障,推动思政课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
此次会议聚焦重点、务求实效,为我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识。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为抓手,持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