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 在汽车“新四化”浪潮下,传统硅钢、铁氧体已经无法满足车载电力电子系统高频化、小型化、轻量化要求,而纳米晶凭借其“高频低损、高磁导率、高温稳定性”成为制造软磁器件的关键材料。
由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汽车工程系赵俊健、吉耀力、王紫润、郭嘉辉、韩欣雨等五位同学组成的团队,耗时两年共同研发出高性能纳米晶软磁铁芯,经实验测试,其阻抗值超越上市公司产品两倍,能够有效抑制新能源汽车电磁干扰。
历经整整12个月深入调研,团队走访了河北、江苏、浙江、深圳、上海等地十余家纳米晶器件生产企业,通过实地考察和详细访谈,发现纳米晶产业两大突出问题:第一是高性能纳米晶产品市场被进口产品所主导,国内企业难以突破技术壁垒;第二是中小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差,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
为了提升纳米晶铁芯性能,团队从制备工艺入手,制定“原料—带材—性能”一体化解决方案。团队负责人赵俊健同学介绍,他们基于三大核心技术,优化纳米晶铁芯制备工艺,目前正在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申请5项专利。
赵俊健从小就有一个汽车梦,初中时就在父母陪伴下去各个车展上了解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上大学后,开始专注新能源汽车领域。他加入汽车工程系“非晶纳米晶车规级软磁器件开发”实验室,并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建了“破磁成蝶”团队。
“起初就是想要了解这个行业,于是走访调研了很多一线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市场痛点,由此确定了产品的研发方向。”赵俊健介绍,他和团队成员以产业痛点为创新起点,致力于高端铁基纳米晶铁芯生产制造和产品优化,数千次的实验测试印证了这个团队前进的脚步。
团队成员吉耀力透露,他们还设计了能够不破真空实现多次加料的熔炼炉。和传统的中频炉相比,创新性地增加了底部吹氩气设计,能够利用氩气搅拌合金熔液,实现合金成分均匀,有效减少杂质含量。
目前,赵俊健正领衔团队成员撰写论文,希望向全世界介绍来自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的青年强音。赵俊健说:“我们希望与国内科研院所合作,将产品再升级,为国家能源电子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