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平台 > 创新团队

建筑新材料与新技术研发创新团队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9-15 】

01团队简介

建筑新材料与新技术研发创新团队由5人组成,是一支充满创新活力与科研实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所有成员均具有博士学位,毕业于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及成都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长期深耕于先进建筑材料及其配套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团队成员在学术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成果显著,已在《土木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顶尖中文期刊发表EI论文10余篇;在《Science Bulletin》《Engineering Ge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目前已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团队科研实力突出,冯乾朔的《免涂装耐候钢桥大气腐蚀性能及腐蚀疲劳损伤智能评价方法研究》、冯桂帅的《移动轴列荷载与简谐循环载荷下铁路路基动应力幅频等效机制及高频激振模拟技术》、刘红枫的《地震作用下岩质斜坡浅表风化层失稳概率研究》荣获2025年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充分体现了团队在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方面的深厚潜力与学术影响力。

图片1.png

wechat_2025-09-15_172405_281.png

02研究方向

①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混凝土3D打印技术作为颠覆传统的智能建造方式,在提升施工效率、降低综合成本与实现复杂结构一体化成型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团队聚焦于混凝土3D打印材料配比与泵送工艺优化,系统研究打印过程中的流变性能、凝结机理与力学强度,推动该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

图片5.png

3D打印异性构件及测试试件

②增强纤维混凝土桁架楼承板:

装配式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具有施工高效、结构稳定、经济省材、质量稳定、绿色环保等综合优势,是建筑工业化中提升楼板施工速度与性能的理想解决方案。团队通过引入高性能纤维增强材料,在保障结构承载力的基础上,实现楼板轻量化、薄型化与高性能化,综合提升建筑经济性与可持续性。

图片6.png

③固废基低碳碱激发胶凝材料制备及性能调控

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工业固废,固废高质量再利用是实现节能降碳重要途径。团队聚焦于新型碱激发胶凝材料制备工艺研发,探索工业固废的高值化资源转化新路径,力求实现固废资源从“减量处置”向“功能增值”的转变,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可复制的材料技术方案。

图片7.png

碱激发胶凝材料微观结构

图片8.png

地质聚合物合成原理

03取得成果

团队与河北襄筑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发建筑3D打印设备。建筑3D打印已从概念验证走向商业落地,其核心价值在于重构建造逻辑——以数字驱动替代人工经验,以增材制造颠覆资源消耗。短期看,将在应急住房、定制化建筑中爆发,长期将融合AI与绿色材料,成为智慧城市、太空建造的基石。

wechat_2025-09-15_173630_571.png

与公司交流合作现场

联系人:杨碧成 博士

邮箱:yangbicheng@hevute.edu.cn

电话:199105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