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同学和家长们,暑期已至,在这段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光里,健康可不能“放假”哦!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帮助大家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暑假,校医院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暑期健康提示,快来一起看看吧!
夏季高温高湿环境加速病原体繁殖,叠加暑期人员流动大、聚集活动多、饮食多样性增加等因素,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上升。防控需遵循“阻断传播链”原则:
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避免带病活动。
2、切断传播途径:针对粪一口、呼吸道飞沫、接触、虫媒等途径采取针对性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通过疫苗接种、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代表疾病】诺如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
【传播途径】粪一口传播(污染食物/水、接触传播
【防控要点】
1饮食卫生
A、不喝生水,饮用煮沸水或正规瓶装水;瓜果洗净后削皮食用,避免生食蔬菜。
B、食物烹饪需彻底加热(尤其贝类海鲜,剩菜剩饭需彻底复热后食用。
C、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厅,避免食用路边摊凉拌菜、卤味等高风险食物。
2手部清洁
A、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按七步洗手法揉搓20秒以上。
B、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立即洗手。
3环境消毒
A、患者呕吐物/粪便需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覆盖后清理,避免直接接触。
B、餐具、玩具等高频接触物品定期煮沸消毒(100℃维持15分钟。
【代表疾病】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麻疹、水痘、支原体肺炎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
【防控要点】
1场所防护
A、避免前往密闭、拥挤场所(如商场、影院),如需前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B、室内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使用空调时定期清洗滤网。
2)个人习惯
A、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垃圾桶。
B、勤换洗衣物,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水杯等个人物品。
3)疫苗接种
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新冠疫苗加强针、麻腮风疫苗、水痘疫苗等,降低重症风险。
3、虫媒传染病:防蚊灭蚊,远离疫区
【代表疾病】登革热、黑热病
【传播途径】蚊虫叮咬(伊蚊传播登革热、白蛉传播黑热病)
【防控要点】
1)出行防护
A、前往东南亚、我国南方等登革热流行区时,穿浅色长袖衣裤,外露皮肤涂抹驱蚊剂(含避蚊胺DEET)。
B、避免在黄昏至黎明时段(蚊虫活跃期)户外活动,住宿选择有纱窗/蚊帐的场所。
2)居家防蚊
A、清除积水容器(如花盆托盘、废旧轮胎),定期更换宠物饮水盆水。
B、使用蚊香、电蚊拍或安装纱窗/纱门,防止蚊虫进入室内。
【代表疾病】手足口病、猩红热、水痘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排泄物、间接接触污染物品
【防控要点】
1)患者隔离
A、手足口病患儿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天,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
B、水痘患者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且无新发皮疹(通常需2周)。
2)物品消毒
A、患者衣物、被褥单独清洗并暴晒,玩具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或煮沸消毒。
B、避免与患者共用毛巾、餐具等个人物品。
1、暑假期间,要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每日摄入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豆类和油脂类食物,保证蛋白质(如鱼、蛋、豆制品)和维生素(如柑橘、菠菜)充足。
2、少吃高糖、高盐、高脂食品。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变质,细菌繁殖速度快,避免食用变质、过期食物。如饮食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请尽快就医。
制定作息时间表,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午间可小憩分钟。
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以上,增强心肺功能。
通过阅读、音乐、户外活动缓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
(一)高危信号
1、持续高热(体温>39℃超过3天)、意识模糊、呼吸困难、严重腹泻/呕吐导致脱水(如尿量减少、皮肤干燥)。
2、皮疹伴瘙痒或破溃、淋巴结肿大、关节疼痛等异常症状。
(二)就医提示
1、出现症状时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快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2、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接触史(如是否接触过传染病患者或疫区归来人员)。
老师、同学和家长们,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预防暑期传染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度过一个健康、快乐、充实的暑假!
祝愿大家暑期愉快,身体健康!
河北科工大校医院
202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