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系主任张广峻带领城市设计数字技术专业教师团队赴邢台市文旅集团天宁寺文化园区开展专项合作交流。双方围绕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及城市设计数字技术专业建设展开深度研讨,并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此次交流不仅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更为新开设的本科专业“城市设计数字技术”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支撑。

以史为基:刘秉忠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活化
活动中,文旅集团总经理助理季阳详细讲解了天宁寺的修复历程及刘秉忠的历史贡献。作为元代都城元大都的总设计师,刘秉忠不仅是邢台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中轴布局、井田规划”理念更奠定了北京城的雏形。天宁寺作为刘秉忠早年出家地,现存元代建筑前殿及虚照禅师塔等文物,是研究元代建筑与佛教文化的重要实证。活动现场还展出了天宁寺出土的文物、历代斗拱木作模型及相关古籍文献,直观呈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技艺的演变脉络。

技术赋能:校企共研数字化保护新模式
双方重点探讨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活化的合作方向。邢台市文旅集团提出了未来计划通过实景建模、虚拟展馆等技术手段,构建文化遗产的“数字孪生”系统。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将依托“城市设计数字技术”专业,联合开展以下合作:
课程开发:将天宁寺建筑测绘数据、斗拱结构模型等融入《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等课程,推动教学内容与真实项目对接;
技术实践:共建“文化遗产数字化联合实验室”,引入三维激光扫描、BIM建模等技术,为学生提供古建修复、数字展陈等实训场景;
研学拓展:联合开发天宁寺文化园区研学路线,结合AR导览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

产教融合:构建“技术+文化”人才培养体系
张广峻主任表示,此次合作是“城市设计数字技术”专业发展的重要契机。该专业将以“数字技术筑基、文化传承铸魂”为特色,构建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训结合的课程体系。未来,学校计划与文旅集团共同申报省级文化遗产数字化科研项目,并推动天宁寺古建数据资源向教学开放,为学生毕业设计、科研创新提供真实案例。文旅集团党支部副书记李恒达也强调,双方将依托邢台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探索“文旅+教育”的创新路径。
此次合作标志着校方“专业群对接产业群”战略的进一步落地。下一步,双方计划联合京津冀地区高校及文博机构,共建“智慧文旅产教融合联盟”,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标准制定、技术共享与人才共育。天宁寺文化园区有望成为区域文旅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示范样板,为京津冀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注入新动能。